我对秋雨,有种说不出的情感。
赏雨
秋雨,没有春雨般细腻温顺,也没有夏雨般豪爽火热,却是如此地安静、高雅。秋雨中,我领会到了一种烟雾般的迷茫,一种水晶般的清新。那是一位腼腆的小女子,羞涩地却又如此静寂地倾听我的心思。当我孤单时,陪我说话。她的声响如南宋女词人的低吟浅唱。走在冷巷中,看“梧桐更兼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当我忧虑时,倚楼听秋雨,不由叹道:“这此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躺在床上听雨,虽没“倚楼听秋雨”的情调,却别有一般味道在心头。这是一种撩人心弦的天籁之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缥缈的又是极实际的,像泉流的叮咚作响,像母亲的慈祥啰嗦,像贝多芬在演奏乐曲,像朋友在倾吐心思。月光斜射进屋中,这轮明月如“清泉石上流”般纯洁、天然。此刻我好像听到了李商隐在秋雨中唱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夜雨寄北》唱出了多少离人的心声,安慰了多少孤单的心灵!
淋雨
我喜爱在秋雨中丢掉伞,斗胆地淋雨。秋天的雨凉丝丝的,像喝过薄荷茶,喉口的感觉,在秋雨中,一任淋洗,一种淡淡的苍凉,淡淡的忧虑像薄纱般蒙住心灵。时常在我忧虑时,淋到秋雨,会感觉它也如此忧虑,有个伴,心里也舒适些。淋雨,让我全身摆脱,零距离地享用大天然的美好。它为我的思维增加美感,脑海中总会跳出一些诗文来装点她;它为我的爱情烘托色彩,心里常会跃出一些感触来润饰它。所以它便成为了我心中绝无仅有的。
思雨
不知不觉地,秋雨为我的心灵增加了一抹叫多愁善感的色彩。看到师生离别,就感觉眼泪欲出,却见教师还笑脸弥漫。我想教师心里必定也很难过,究竟相处了三年,谁喜爱离别呢?细心想来,离别是为了更好的聚会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都是人生在所难免的。何必要这样多愁善感呢?情不自禁?或许吧。
假如秋月是聚会的标志,那么秋雨便是离别的标志吗?非也非也。虽然秋雨如此凄冷,可你看,白娘子和许仙的相遇不就在秋雨中,断桥上吗?
今日又飘着秋雨,让我欢喜又暗含了淡淡的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