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湿脸,也是一种享用_800字

雨打湿脸,也是一种享用_800字

学习方法初中,两只鸟蛋,石头汤,画蛇添足文言文翻译,百孝善为先,狗狗的十个约定,妈妈日语,月牙桥,文学鉴赏,香港蜡像馆,

  清明的气候,像我的心忐忑不定。站立在别人屋檐下良久的我,呆呆地望着檐外的雨,不断踌躇,犹疑着是否要冒雨回去。

雨打湿脸,也是一种享用_800字

  回想起曾经看雨的姿态,描述不出。蒙蒙细雨,沙沙地下,由来一梦,转瞬即诗,怡听落雨,呓呓纠缠,大约便是这种感觉吧。可要真实地淋雨体会,却又万分不敢,只好站在檐下,静静地思索着。

  “花落亦瘦弱,雨滴坠傍晚。”那晶亮的空间给下的并不仅仅是淡淡的哀愁,而是乌云流通,听雨的声响:柔情,安静,浓艳,潇然……

  在这江南地区,雨无非是最寻常的。特别是在这清明时期,更是无休中止,难怪“清明时节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可这习以为常的雨,却又抓住了不少文人墨客的心。有人“一砚残雨写心愁”,有人“雨洗秋浓人淡”,有人“一蓑烟雨任平生”,有人“无边丝雨细如丝”。轻叩前史的大门,旅游中华上下五千年,舞笔弄墨的文人文人,又有谁不爱这雨呢?他们必定体会过淋雨的味道,不然则雨中绝句又从哪儿来呢?想到这儿,我不由脱离屋檐,一步步,一步步,踏入这雨中,生怕打乱了它的节奏。

  “细雨若佳人愁满肠,一如落花风尘定,又似茶花心凝醉。红而不俗,亮而不艳。”走在雨中,亲自感触这雨,恰似这般感觉,怪不得诗人这般倾慕。庐山烟雨,渭城朝雨,还有这清明雨上,这唯美的画面,确是雨不迷人,人自醉。这雨,阅历了多少的朝代改变,仍有不变的芳华。

  想问这雨,是否赏过了忧心全国的岳阳楼,是否抚过了清幽的南山,是否吻过了残阳不逊的幽谷,是否尝过了断桥湖边的心酸,是否踏过了你的故土——江南雨巷?

  不知不觉,雨越下越大,竟也成了滂沱大雨。头发,衣服,鞋子,没有一处是干的,想不到我竟如此入迷。不再行走,站在大雨中,打开双臂,昂首望天,想让大雨完全打湿自己,凄凄迷迷,恍模糊惚的感觉。那淡淡的模糊与忧伤,夹杂着古人的无限凄苦,却不乏志向,这是我的丢失,仍是雨的深思?

  让雨打湿了脸,点点滴滴淋淋漓漓,这样的皆大欢喜,却也是一种享用。

初三:decennium

欢迎参与题目[雨打湿脸,也是一种享用_800字]的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