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解释
拼音:zhūzǎi
注音:ㄓㄨㄗㄞˇ
词条:猪仔(豬仔)
详细解释:
◎猪仔zhūzǎi
(1)[piglet;pigling]〈方〉∶幼猪;猪苗
(2)[cooliesentabroadinoldChina]∶旧指被诱拐出国卖苦力的中国人
1.小猪。清李锺珏《禁猪仔议》:“南方以物之穉者曰仔。猪仔者,犹言小猪也。”张友济《一个红军的经历》:“农民高利借他的钱买猪仔来养,到养大以后又随他定个价钱卖给他去杀。”
2.指清朝末年被拐贩到国外的苦工。清李锺珏《禁猪仔议》:“同治初年,泰西英荷诸国,开闢荒岛,乏人垦治,以重貲诱往作工,遂有贩卖猪仔之事。当时闽之厦门,粤之香港、澳门,公然设馆。被拐者驱入舟中,縶其手足,如载羣豕,其苦难言,及至外洋,更遭惨酷,十必死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那个乾儿子呢,被他幽禁了两个月,便把他‘卖猪仔’到吉冷去了。卖了猪仔到那边做工,那边管得极为苛虐,一步都不能乱走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一章:“二百多个‘猪仔’被枪手强押到荒芭上去……荒芭上有七百多个‘猪仔’,全是被美国和荷兰的次本家派遣的骗子拐来的。”
3.对被收买、利用的人的鄙称。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十章:“﹝方维夏﹞气愤愤地望着季交恕说:‘赵恒惕这个东西,想收买我呀,哼!我才不当猪仔,做哑巴!’”
1.亦作“猪崽”。旧指被诱拐至国外做苦工的人。清林则徐《查明外国船只骗带华民出国情形摺》:“又查另有一二夷船惯搭穷民出洋谋生,不要船饭钱文,俟带到各夷埠,有人雇用,则一年雇资俱听该船主取去,满一年后乃按月给予本人工资。当其在船之时,皆以木盆盛饭,呼此等搭船华民一同就食,其呼声与内地呼猪相似,故人目此船为买猪崽。”孙中山《答<朝日新闻>记者》:“而猪仔则以高价售之洋人,转运出洋,以作苦工。工人终世辛苦,且受种种痛苦,鞭挞残杀,视为寻常,是无异乳猪之受人宰食。故名此等被人拐卖之工人曰猪仔。”
2.詈词。对用金钱收买的政客的贬称。瞿秋白《文艺杂著·鞘声二》:“旧‘人材’落伍的成千累万,专会卖身当军阀猪仔。”胡适《这一周》五七:“自从袁世凯以来,政府专用金钱来收买政客,十年的工夫,遂使猪仔遍于国中,而‘志士’一个名词竟久已不见经传了!”
相关笔顺
猪的意思 仔的意思
相关笔顺
猪字组词 仔字组词
相关词语
猪胞 猪鼻 猪膘 草猪 猪草 猪场 騬猪 蠢猪 猪莼 猪都 仔琫 仔畜 渡仔 仔敢 阁仔 蛤仔 仔鸡 仔肩 鲸仔 靓仔
相关成语
肥猪拱门 狗猪不食其余 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 寄豭之猪 急獐拘猪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冷水烫猪 牧猪奴戏 泥猪疥狗 泥猪癞狗 一塌括仔 仔仔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