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端午

词的解释

拼音:duānwǔ

注音:ㄉㄨㄢㄨˇ

词条:端午 

1.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汩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清赵翼《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顗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郑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

2.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宋洪迈《容斋随笔·八月端午》:“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説《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相关笔顺

端的意思 午的意思

相关笔顺

端字组词 午字组词

相关词语

百端 白端 报端 枹端 悲端 笔端 鼻端 变端 弁端 兵端 午安 傍午 午餐 午茶 午朝 午潮 午尘 冲午 午初 舛午

相关成语

百端待举 百端交集 鼻端出火 鼻端生火 变化多端 变化万端 不可端倪 不知端倪 窜端匿迹 端本正源 祁奚举午

上一篇:斧木
下一篇:玄子

欢迎参与题目[端午]的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