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会上的这位学者提出的问题及世人的答复,让我感触颇多,不由想起蒙曾提出的“语文是什么”的问题。有人说是整天的题海战术,有人说是老土、“八股文”。
语文莫非就仅仅是整天做题,一个学期捏着鼻子写几篇作文?不,对这一题的答案应到大自然和日子中去寻觅。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无拘无束,你觉得真好,这便是语文;初升的阳光芒万丈,你觉得活力焕发,这便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眷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愿滴落的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溢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彼苍里的一行自鸳,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的山穷水尽。
经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咱们乘着“刚朵拉”到日子中去寻觅它的答案。
语文给予咱们玲听音乐美的耳朵,赏识绘画美的脑筋与眼睛。当你听到一首美好的歌时,你觉得这词真好,你想记住它,别忘了,这便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画时,立刻被其间的现象招引,所以你搜肠刮肚地想尽华美辞藻来描述它,别忘了,这也是语文;当你参与班干部竞选讲演,安排播送稿件,主持会议,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妮妮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洱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旋。语文带咱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会奇特,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触惊险;它让咱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慨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虑,“对酒当歌,人生几许”的无法,“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条…